越大越好之物更无国界地得人心者,乃是水果。至于酸浆,有别名、或寒浆(《尔雅》)、灯笼草(《唐本草》)、苦耽(《嘉钓本草》)、姑娘菜、灯笼儿(《救荒本草》)等等,茄科酸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宿根越冬,介于水果和蔬菜之间。之所以也是“越大越好”,盖因其膨大之宿存萼可入药,有清凉、化痰、镇咳、利尿之功。全草可泻下,治痛风,但有堕胎之弊。成熟之果实可生啖,以糖渍、醋渍或作果浆亦佳。无论如何,让一个信奉“桃太郎”的民族列出其心目中“大得好的东西”之清单,委实不容易,就像让汉人评选出他们梦想中“小得好的东西”一样艰难。虽然桃太郎故事成形于室町时代,后于清少纳言,不过,现如今触目皆是的小手机、小音响、小汽车、小相机、小电脑、小电视以及小电影们,满世界地迷你迷我,却是不争之事实。
能吃的东西里头,马和牛的确也是个儿大的好,羊也是以大为美,不过就纯粹的口感而言,却往往都是以小的为佳。同一个东西,小的之所以比大的好吃,主要是因为其嫩。除了金枪鱼和鲥鱼,举凡鸡鸭鱼肉,瓜果菜蔬,都是小的比大的好吃。如大闸蟹,以三两左右者为上品,半斤以上的通常用来糊弄外行,特别是那些“眼睛大得与汤碗相似”的男人。其实饭店也是小馆子好吃过大酒店,当然,就连账单上的数目字,也是越小越好。本来我还想说,小龙虾一定比大龙虾难吃,这几乎就是唯一的例外了,不过,直到“乒乓杨梅”的出现,真正称得上的“大得好的食物”才算问世。
杨梅
“乒乓杨梅”,其体量,见字即知。但普通的杨梅又该怎么形容呢?这样吧,你先把自己喝大或喝个半大,再试着去把一枚壹圆人民币的硬币看成是个球形普通的杨梅,撑死了也就这么大个儿了。或者,读读浙籍老作家王鲁彦七十多年前在西北苦寒之地写下的这些文字:“杨梅圆圆的,和桂圆一样大小,只是遍身生着小刺。”大得好的杨梅,真个像个乒乓球那么大,平均单果的重量,可从21克至最大54克不等,平均直径可达到3.66至3.73厘米不等。手里捏着一粒普通的小杨梅,是没有人敢大口咬下去的。当大脑在指示口水大量分泌的同时,也向嘴巴发出了严重警告:务必控制住嘴形,牙齿更切切不可用力,这一切,皆因小杨梅的果肉太薄,若大口用力去咬,上下牙必定会受阻于硬核,否则,不是崩牙,就是浑身上下的不满足,不过瘾。然而,手上的杨梅一旦大成了“乒乓”,情况就天翻地覆了!把嘴张大并且尽量张大,扩张至“O”的那种惊异状,然后,把那个沉甸甸的乖乖慢慢塞入口中,让舌头来大胆假设,让牙齿去小心求证─“你只要轻轻咬开它,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,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”(王鲁彦)─“乒乓杨梅”一入口,这种情境即刻Out!说时迟,那时快,无比丰富的酸甜汁液已开始飞迸四溅,那感觉,就好像把一个正在以360度全方位立体“蜜集”喷水的高科技花洒含在了嘴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