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,中国迎来了亚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安迪·沃霍尔回顾展。其实,对于现代人而言,这位大胆颠覆传统、对中国当代艺术影响至今的波普艺术家,不仅仅只是一场场的回顾:当《玛丽莲·梦露》的画像摇身变为令人眼前一亮的壁纸,《金宝汤罐》也被印制成一席时尚的桌布,这些取材于日常生活的艺术回归了生活,为人们创造了在家中与波普为伴的美好时光。
波普之家
众所周知,美国是波普艺术(Pop Art)的温室,波普之花曾在那里大放异彩,但其实这种带有着强烈反叛精神的艺术形式,实则是起源于拥有绅士风范的英国。波普艺术的出现,不仅是对传统艺术的一次有力挑战,也是将艺术植入到平凡大众生活中的创新性实践。1960年左右,富有开拓精神的美国人对这种充满“爆破感”的视觉艺术推崇备至,以至于这股强劲的“Fresh wind”影响到整个设计行业。到了二十世纪后期,波普艺术已经延伸到广告、服装设计、平面设计、室内设计等众多领域,随后是时尚、流行、炫酷等全新词汇的诞生,波普艺术成为了人人皆可评论、效仿的社交型艺术,正如另一位波普艺术先驱汉密尔顿为它所下的最初定义那样:“波普,是流行的,是年轻的、诙谐的、魅惑的”。
波普之家
“离谱”的波普艺术
对于传统的架上艺术及绘画流派而言,波普艺术是离谱的。它脱离了艺术的小众性地位,跳出了一个相对固定化的圈子,开始与平凡的大众为伍。大胆激进的波普艺术家们,利用新材料、新形式去表达易于被民众理解、接受并认可的事物:可乐瓶、罐头盒、名人名流或是政治时事都可以成为波普艺术的主题。这种独特的传播形式使其得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,并极大程度地渗透到其他领域。最先受到波普艺术启发与影响的是包装产业。安迪·沃霍尔曾说:“我将乐于以个人的名义推出任何一类产品,例如香烟、摇滚唱片,甚至是食物、金钱等。”这豪迈的宣言将艺术商业的理论作出延伸与拓展,并无限放大至今日。随处可见的Logo、购物袋、海报等,都采用了明丽的色彩以及醒目而干练的设计手法,充满趣味的几何印花、动感十足的排列组合,更是无一不令人赞叹波普来袭的狂热与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