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花菜都凉了
  导读: 冷菜,上海人唤做冷盆或冷菜,北京人管它叫凉菜(亦称卤菜)。指的虽然都是同一碟,但前者有阵阵洋气袭人,后者却透着那么一股子悲凉,听着更像是隔夜的剩菜,尤其是在上海人的耳朵眼儿里。

  黄花菜都凉了

沈宏非

美食家

自由撰稿人,电视节目策划人,制片人。著有《食相报告》、《写食主义》、《饮食男女》。尤善顾问情调、咨询品味,将笔墨笑骂挥斥于江湖,喜爱出品传世的文字与游走美食之间。

  上海的冷盆或冷菜,在某些新潮本帮菜馆的菜单上,后来又被日本化地称为“前菜”。其实,“冷盆”以及上海菜馆和上海食客对冷盆的重视,本身就是西化的倾向,相当于Appetizer,Entrée─说到西化,说到上海的西化,又不能不提法租界和法国菜。事实上,法国菜和上海菜一样,也是以冷菜或头盘取胜,相比之下,热菜Main Course什么的则大逊风骚,吃来吃去,不是鸡就是鱼,不是牛就是虾,几乎就是飞机餐,区别只是前者需要另外埋单罢了。尽管如此,这并不妨碍上海人和北京人(甚至包括一个法国人)在餐桌上流畅无碍地讨论一下冷菜,听不懂、插不上嘴并且越听心里越凉的,倒是旁边的那个一头雾水的广东人。广东有凉茶,粤菜无冷盆,这倒也不是因广东人生性实在,不搞花头,盖因岭南炎热,年中无休,凉菜实在经不起放,甫上桌,一眨眼已成热菜矣。在没有电冰箱的漫长岁月里,无冷盆(或不重冷盆)渐成粤菜传统。

  冷菜一直充当着筵席的先导、Entrée、开胃、序曲、首发、前戏,辛亥革命第一枪。传统中式筵席,往往是客人尚未入座,八个或十二个花团锦簇的荤素冷菜就已各就各位地盛装迎客了。与此同时,在整个筵席流程中冷菜也始终不撤,它是地陪,也是全陪;大婆是伊,小三也是伊,此皆因凉菜的第二大功能:用来下酒,尤其是在热菜们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间歇时段,碟数繁多、常吃常有,始终让宾主双方频频举杯,筷无虚发,以其滋味之稳定来维持在座者的情绪维稳。至少,在某些冗长而无趣的宴会上让不想说话的人嘴上有些个嚼咕,口腔里不至于冷场。



您看完本文共用了秒,分享至 则只需1秒
进入TARGET致品网新浪微博
进入TARGET致品网腾讯微博

        关注TARGET致品网官方微信公众账号“luxtarget”后,您可以分别回复关键词,冷菜、凉菜、冷盆、卤菜,获取更多相关微信。